驶往美西货船出现疫情,原定船期将延误!
〖壹〗、航行途中,帆明轮在抵达釜山前的一站,一名船员被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根据航行记录,8月1日该船到达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8月5日停靠宁波北仑港,8月13日前往釜山。船东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预计最早可在8月30日返回PS6航线并抵达釜山。最新追踪信息则预计8月28日。
〖贰〗、继7月10日在高雄港发生一起集装箱船碰撞事故后,7月13日,万海航运旗下的另一艘大型集装箱船“WAN HAI A02”再次遭遇碰撞。这艘11000TEU的船只在越南盖梅港附近失控,与停泊在Interflour码头的“VASSOS 2”号散货船相撞。事故发生时,“WAN HAI A02”轮正在驶离盖梅港集装箱码头。
〖叁〗、欧洲时间2月22日凌晨,一艘名为ESCAPE的集装箱船在从克莱佩达(Klaipeda)驶往里加(Riga)的途中,机舱突发火灾并迅速蔓延至甲板。事件发生在欧洲时间2月22日0时42分。火灾发生时,船上有15名船员紧急弃船逃生,他们随后登上了救生艇。
深圳警方通报4人被拘留,因其收费代预约影响盐田港秩序
为了维护港口的正常运营秩序,深圳警方于6月3日进行了行动,对4名违法人员实施了拘留。这些人员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信息,招揽代预约服务并收取费用,严重影响了盐田港预约进港管理秩序。警方在调查后,于6月2日依法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人员刘某某、陈某等四人进行了处罚。
确诊员工超1800人!美西港口又遇困境
今年年初,美西港口约800多名员工因疫情无法正常上班,引起了外界对港口运营的担忧。作为全球重要的港口之一,美西港口的作业状况对各大航线的船只运行和海上货物运输至关重要。尽管此前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口工作并未受到确诊病例影响,但最近美西港口的确诊病例数再次上升。
上海港口严重拥堵?上港集团和海事部门辟谣!
上海港务集团和海事部门在4月4日辟谣了有关上海港口因疫情严重拥堵的传言。一张上海海域船舶拥挤的海上交通图截图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有评论称数百艘远洋货轮搁浅近海,导致供应链危机。实际等待的船舶数量本周已超过300艘,拥堵情况甚至超过了美国西海岸港口。
上港集团、海事部门辟谣 近日,网传上海港严重拥堵,对于“港口延误情况越来越严重”“本周在上海港等待装卸的船舶数量已飙升至300多艘”等言论。4月3日上海辟谣平台发文辟谣:上港集团明确表示,上港集团严防疫情,码头生产经营如常,集装箱船未见拥堵。
上海港严重拥堵之前有传言称在上海港等待专线的船舶数量已经上升到了300多艘,但其实这条传言是属于谣言,上港集团也是发表公告,公告上表示现在上海港并不是非常的拥堵。并且目前的上海港作业也是相当的平稳有序,整体的效率值也是非常的高。
是国企,属于上海国资委。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是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公司,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港口集装箱、大宗散货和件杂货的装卸生产,以及与港口生产有关的引航、船舶拖带、理货等业务。
时隔一个月,盐田港6月24日开始全面恢复!
〖壹〗、月21日,深圳市盐田港西作业区的一名国际货轮作业人员确诊新冠肺炎,导致作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的盐田港不得不暂停作业。根据深圳官方消息,6月24日之后盐田港将全面恢复,并逐步实现船舶靠泊正常化。深圳盐田港是全球第三大现代化集装箱港口,年吞吐量达到1300万个20英尺集装箱。
〖贰〗、决定自6月24日00:00时起,整体操作全面恢复:所有泊位(包括西港作业区)基本恢复正常运作;进一步增加出口重柜入闸预约数量至每日9,000辆,空柜及进口重柜提取业务照常运作;出口重柜接收恢复为正常ETA-7天。然而,就在盐田港准备恢复正常运营之际,南沙码头却宣布暂停全部外贸出口办单业务。
〖叁〗、各方积极应对,缓解外贸企业压力。广东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船舶压港问题。深圳盐田港已于24日零时起整体操作全面恢复。记者在盐田港现场看到,中、西港区20个泊位均有靠船,所有操作岸吊已全开。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然而,运费、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仍给外贸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肆〗、这得益于中国强大的疫情防控能力和高效的生产恢复。6月24日,盐田港区已经全面恢复,所有泊位恢复正常作业。其他港口也正逐步恢复正常操作。此外,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增长也带动了中国外贸持续回暖。
〖伍〗、月下旬,广州、深圳等地发生局部疫情,部分港口出现不同程度拥堵,相关航线的运价也出现了一定波动。李魁文表示,随着相关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目前港口通行能力正逐步恢复。6月24日,盐田港区整体操作全面恢复,同时其他港口也正全面恢复整体操作。
疯了!东南亚运费暴涨390%
从6月份开始,美线运价开始疯涨,紧接着非洲航线、地中海航线和北欧航线也纷纷跟涨。最新数据显示,多数航线运价持续飙升,美西和美东同比增长166%和72%,地中海航线同比增长202%,而东南亚航线的运价更是暴涨了390%,成为全球最惊人的涨幅。
外贸企业绞尽脑汁“出货”。一些外贸商选择先把货物散运到东南亚,再从东南亚集中定柜运到欧美,虽然运费贵了一倍,但至少有箱子可以到。睿和科技电商负责人制定应急方案,提前制定出口计划,增加物流预算。由于海外疫情,部分公司紧急申请医疗防护用品生产资质,对冲原有业务损失。
对于Lazada卖家来说,这个问题则不用担心,已有卖家利用平台的跨境立体物流网络实现爆单,产品上线不足3个月,就冲到类目TOP1,日销售额更是实现了30倍的增长。如今,Lazada跨境立体物流网络迎来升级,在昨天举办的线上商家大会上,官方对这一项目进行了介绍,已经在用的卖家也连连点赞。
中美包机于去年年底旺季首航,在非常时期帮助商家解决了舱位紧张、线下运费暴涨等问题。阿里国际站跨境供应链负责人王添天表示,常态化运营是国际站在全球航空运力布局的第一步,未来还将拓展中-欧、中-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线路。今年的重点是构建本地化、行业化、国家化的履约物流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咯给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op.logserver.cn/zsfx/202503-33584.html